您现在的位置是:使徒行者2国语版免费观看 > 综合
寻访战斗遗址 传承红色精神
使徒行者2国语版免费观看2025-05-29 05:19:35【综合】9人已围观
简介为了寻找兰渡桥伏击战的战斗遗址,黄山日报“重走红军路”采访小分队日前在休宁县齐云山镇兰渡村、西馆村、兰渡老街等地,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足迹一路寻访前进。在西馆村横江段的河对面,陪同
为了寻找兰渡桥伏击战的寻访战斗遗址,黄山日报“重走红军路”采访小分队日前在休宁县齐云山镇兰渡村、战斗西馆村、遗址兰渡老街等地,传承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色战斗足迹一路寻访前进。
在西馆村横江段的精神河对面,陪同采访的寻访休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汪国庆停下脚步,仔细辨认他在38年前从事史志调查时,战斗当地老人指称的遗址兰渡桥大致方位。“根据史料,传承兰渡桥伏击战的红色桥,其实是精神当地搭建的一座木质桥,并不是寻访现在的兰渡石质古桥。”汪国庆说,战斗那一场伏击战红军大获全胜,遗址这也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取得的少有的全胜战绩之一,一直被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广为颂扬。
据介绍,1934年11月,根据中革军委电令,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和红七军团合并为红十军团,对外仍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原红七军团编为19师,红十军编为20师、21师,并成立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组成的军政委员会随红十军团行动,再次挥师北上,一路征战。当年12月8日,红军北上先遣队进入休宁县兰渡,步哨抵达休宁县城的前沿杨村附近。国民党军49师闻讯则从婺源尾随而至,企图于休祁地区切断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左路。而从休宁县城方向追来的敌保安部队企图和敌49师来一个东西夹击。但见兰渡一带均有红军严阵以待,他们便不敢孤军冒进而回窜。12月9日早晨,敌先头部队第7师21旅1营从黟县渔亭方向追踪而来。北上抗日先遣队前沿部队发现载有荷枪实弹的敌军汽车后,当机立断,在敌人进入伏击地点后,烧毁兰渡木桥,截住敌人。同时,派出尖兵占领齐云山环居村东北面的山头及西馆河堤,并在往黟县渔亭方向的叶村附近,用树木横拦在公路上,以切断敌人退路。由于红军隐蔽得好,敌人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一切部署完毕后,红军对进入伏击圈的敌人同时开火,顿时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进退不得。战斗不到一个小时,敌21旅1营完全被红军击溃。此役北上抗日先遣队缴获敌汽车4辆,追击炮2门,水冷机枪5挺,弹药甚多,俘敌百余人。
“兰渡桥伏击战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战斗最值得纪念的战例之一。”汪国庆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休宁沿途村庄,军纪严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在西馆村,86岁的老人程成利指着村东的山头说,那里有红军抗日先遣队留下的战壕,还有被红军端掉的2个碉堡,“我听老辈人讲,方志敏还在西馆村老祠堂里讲过话。可惜,这个祠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倒塌了。”
在兰渡老街,88岁的熊永贵说其听父辈说过,1934年12月8日上午,兰渡街上来了几个身着长衫的外地人,说是收购中草药的。村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红军先遣队的侦察员。当天下午,当地村民便看到大批红军路过了兰渡老街。“他们没在兰渡驻扎,而是住在了西馆、环居等村庄。”熊永贵说,在兰渡,红军向当地群众宣传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主张,并打土豪劣绅,将人已藏匿的泰兴隆杂货店、胡隆太油坊的食品和光洋放到街面,让穷苦人去捡拾。
“老人们的这些说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休宁搞史料调查时都有验证。”汪国庆告诉记者,当时对于恶霸劣绅,先遣队应群众要求,沿途惩治了15名首恶分子,没收11家鱼肉盘剥百姓的地方富豪财产,赈济穷苦家庭和百姓,深受穷苦人的欢迎。“方志敏及其队伍转战休宁,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点醒了当地的劳苦大众,并且留下了部分武装和红军骨干,为后来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开展打下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也为后来皖浙赣省委落户休宁创造了有利条件。”汪国庆说道。
·姚大盛 黎小强 许晟 钟伟·
很赞哦!(6)
上一篇: 新金每瓶4,在线观看与剧情探索
下一篇: Silk072,在线视频信息与剧情介绍